•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我国第一代眼科大师是怎么为学生论文把关的

我国第一代眼科大师是怎么为学生论文把关的
发布时间:2019-12-04 19:46   浏览次数:1200


1954年我(注:胡诞宁教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当实习医师时看到国外最新的激素治疗对眼部炎症有很好疗效,而多数国内同道对之比较陌生,就收集国外文献,在周老鼓励写了我第一篇论文“ACTH 及Cortisone 在眼科之应用”。周老很满意,准备送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让我上医老师郭秉宽教授审阅修改。

郭老是在晚上审改的。在6:45开始,先浏阅全文。对内容(含文献收集,构思安排,科学性,逻辑性等)比较满意,基本未动。但觉得我文笔不够流畅精炼,就为我逐字逐句修改。在灯下一刻不停地加工,完后又再看一篇,再作了改动,一直改到9:50才结束,共耗了他足足3小时又5分钟。

事后我点了数。原稿8322字。郭老作了65 处修改,改动的字数共470个(含标点符号),在第二次修改时还对他原作的修改再修改一次(2字);另外,将己作的修改删除了一处。

文章内页.jpg

郭老不是通讯作者,他逐字推敲,呕心沥血地花了整整一个晚上进行反复修改,只是他在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一个审阅者的责任。

“文章干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篇郭老修改的手稿是我最珍爱的宝藏。我永远怀念和感谢郭老对我的身教言教。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的远不止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冶学精神。

文章封面.jpg

郭老手稿,点击放大仍可看到他的修改之处,首页上“应注明页数”也是他的字迹。郭老谢世多年,我也已身为人师,也为很多朋友或学生修改过论文,自问还能尽责,这都是拜郭老师所赐。

(附注:本文是胡诞宁教授最近因受国内学术论文撤稿事件启发,回忆了当年他的老师是怎样为学生论文把关而写的,发在华人眼科群内,并由胡教授转发给山东省眼科医院眼科博物馆高华教授,山东眼科博物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