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hold.Seitz教授,1962年6月25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眼科学家,萨尔大学医学中心教授、主任。科学贡献主要集中在角膜移植(尤其是如何实现术后散光最小化)、白内障手术、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和羊膜移植技术及其在角膜中的组织学整合模式。 

Berthold Seitz, born on 25 June 1962 in Schwarzenbach (Bavaria),  is a German ophthalmologist,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at the Saarlan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He is known for his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cornea transplantation (especially methods for minimisation of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 cataract surgery and artificial lens-calculation after refractive corneal surgery as well as techniques of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nd its histological integration patterns in the cornea.

谢立信院士,1942年12月12日出生于山东莱州。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90年在青岛创建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科学贡献主要集中在角膜病、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是我国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拓者。

美国纽约眼耳鼻喉科医院组织培养中心主任, 纽约医学院及西奈山艾康医学院教授;兼任国内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第三軍医大学等九所大学眼科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世界各主要医药公司 (Pfizer、Merck、Allergan、Pharmacia/Upjohn、AstraZeneica等) 科研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眼科学, 细胞培养, 细胞生物学, 色素细胞学与医学遗传学。主要创造发明和研究成果包括:创建了葡萄膜和结膜黑色素细胞、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研究方法, 发现了此类细胞在眼生理学与病理学所起作用, 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眼细胞庫。; 研究了眼黑色素瘤的病因, 表观观遗传学, 分子病理学与药物治疗。 解决了长期争论的眼黑色素瘤与阳光的关系问题。 研究了近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之病因, 发病机制, 遗传与表观遗传规律; 确定了遗传性抗生素耳聋为线粒体遗传。在转化医学领域主要贡献为开展了培养的皮肤黑色素细胞移植治疗白斑病 (1000余例, 国际上最大组); 口服维甲酸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及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病。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40余篇发表于Am J Human Genet, Cancer Res, 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 J Med Genet, Ophthalmology, JAMA Ophthalmology, Am J Ophthalmol,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J Am Acad Dermatol, Br J Dermatol等SCI收录的重要医学期刊。著有【眼科遗传学】, 主编【近视眼学】(中文) 并为9本国际眼科学专著 (近视, 眼肿瘤学, 眼细胞治疗)之共同作者。曾多次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科研基金。多次获国家、部、市等各项科研成果奖以及美国专利,其中与瞿佳教授等合作的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首位海外华人眼科杰出成就奖得主。

 

创建了中国遗传学会眼遗传学组,并任主委 (1979-1989);参加创建了中华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并任分管学术的常务副主委。 组织和主持了11次国际性眼色素细胞和近视学术讨论会。担任过国际眼遗传病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色素细胞研究联合会非皮肤色素专家组组长, 国际眼色素细胞研究学会主席、中华台北眼科学会顾问、海外华人眼及视觉科学研究协会名誉主席等。 担任多份学术期刊总编和编委, 如Pigment Cell Research副总编。Proc Natl Acad Sci USA, Ophthalmology等重要期刊审稿者。

 

关注眼科发展史, 收藏200余挡案袋的国内眼科重要史料, 著有 "眼保健操国内哪个城市首先推行?" 等眼科史著作。


张泺,男,1931年 4 月生,广州市人,中共党员。

1955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眼科教授。曾任湖北省眼科学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眼科学会副主委,全国眼科免疫学组副主委,全国眼科角膜病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编委,《眼科新进展杂志》副主编。

从事眼科学工作40余年,在临床上开展角膜移植术;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共16人。在科研上结合临床应用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用细胞培养法和动物试验开展科研工作,对角膜变性、角膜单纯疱疹感染、角膜真菌感染和角膜烧伤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研究,在抗病毒鸟苷类药物、抗真菌咪唑类药物、抗胶元酶药物,抗超氧自由基药物、促角膜上皮生长药物等方面开展实验和临床工作,1986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对角膜上皮细胞和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用羊膜和胶元膜作载体,作角膜上皮细胞移植。先后撰论文131篇。著作有主编:《眼镜与隐形眼镜的验光与配镜》和《角膜疾病》电子版。合著:《现代基础眼科学》、《农村医生手册》、《家庭医疗保健手册》。

退休后自学中国历史和古文学,曾有诗文刋豋在《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集》、《伟大历程,从一大到十九大》、《抗战诗钞》、《一带一路新诗经》、《时代颂歌》、《影响当代中国的千家诗》等。


黄叔仁教授,1923年生于上海嘉定。眼科专家,安徽医科大学医学教授、合肥新视界眼科医院荣誉院长。着重于眼底病及我国传统医学的研究,特别在用现代主流医学结合传统医学治疗眼底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Dr. Laura Periman is an ocular surface disease specialist, but also enjoys general ophthalmology for all age groups. She also has a personal interest in cornea and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that started while she was a research assistant at Immunex (now Amgen) in 1991. Her early training in Immunology has fostered a keen interest in the inflammatory and immunologic mechanisms of dry eye disease and other ocular surface diseases.

王先生,社会知名人士,江苏南通人。


唐由之教授,1926年7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医眼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继承和发扬中医眼科金针拨障术和睫状体平部的手术切口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医大师。

金秀英,女,北京同仁医院眼角膜组主任医师。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48年至今就职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医师。曾历任同仁医院眼科角膜病组组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室室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

1979年开始曾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前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北京分会秘书、《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眼科》杂志编委、国际接触镜教育者协会亚太地区副主席。专业特长为感染性、免疫性眼病、结膜病、角膜病的临床诊疗与会诊。开展实验室眼科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及抗感染眼用药物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眼科新编》、《现代临床病毒学》、《眼科全书》等。沙眼防治研究曾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沙眼研究获卫生部乙级科学进步奖,角膜病等研究多次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5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颁发的中华眼科金钥匙奖。

张效房,男,主任医师,教授,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从事眼科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至今已76年。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其中成为国际学术权威一个,美国著名大学名誉教授一个,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一个,国内著名学者10余人,博士生导师者5人,党的十八大代表2人,可谓“桃李满天下”,我国眼科学界的一代宗师。1950年开始,自编专科班和本科班眼科教材8套。1979年参加编写全国高校统一教材《眼科学(第一版)》,1996年,主编国家教委九五重点选题高校教材《眼科学》。受卫生部委托举办眼内异物摘出进修班4期(每期4个月)。引进并改进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手术,向全国基层医院推广。50年代首先报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最早从眼科角度描述了无黄疸型钩体病在北方的流行情况;50年代起,致力于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的研究;创新和发明36项,如薄骨定位法,电子计算机校正法,“重叠波”定位法,磁棒接力摘出法及方格定位法等,被称为“张效房法”,此成果属国际领先水平(前卫生部长钱信忠语); 1982年在国际眼科大会上报告了3000例眼内异物摘出体会一文,震撼了来自世界的各路学者;应邀在美国和日本十所大学作专题学术报告;在国内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100多个城市作报告和(或)手术表演200余次。1982年创建河南眼外伤研究所;1988年创建河南省眼科医院。1979年,白手起家创办《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担任总编辑及名誉总编辑43年。为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创始人之一和学组长。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嘉奖和荣誉称号39项:如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国家科委优秀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功臣、全国最美医生、感动中原人物等。曾任卫生部学术委员会眼科学专题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和常委、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名誉副会长、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国际眼外伤理事会理事、世界眼科基金会中国分会会长及《J.Eye Injury》杂志(美国)编委等。主编专著包括:《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机械性眼外伤》《眼科学》《新编临床眼科学》《眼外伤学》《张效房眼外伤学》等8部;包括参编其他重要著作共23部,发表论著258篇。


徐锦堂,1931年2月出生,男,河北乐亭人,毕业于大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医学院党委书记,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卫生部眼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分会主席。现任眼科研究室主任,广东省眼科学会顾问,《眼科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眼科》、《眼科学报》、《临床眼科》杂志编委。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专著有:《眼科急症的防治》、《角膜移植术》、《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和眼科全书的《角膜、结膜及巩膜病》分卷,《眼表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1981年以来先后获广东省高教局、卫生厅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次,1991年和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次,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务院侨办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国家专利2项。1991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教“七五”科技先进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

吴静安教授,眼科角膜病专家。1956年始就职于北大医院眼科,历任眼科副主任、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等六种专业杂志编委。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擅长眼前节(外眼及角膜)疾病的诊治。

赵堪兴教授,先后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学系和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指导教师。曾留学日本。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七、八届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候任主任委员,第十届主任委员,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亚太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副主席,亚太眼科学会理事会理事,亚太眼科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亚专业代表,国际斜视与小儿眼科协会筹委会专家,亚太眼科杂志副主编。

王文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病学科负责人,终身教授。现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主编、《中华眼科杂志》及《中华眼底病杂志》等八本专业眼科杂志的编委。

史伟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组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及其他 8 个眼科杂志编委。

史伟云教授1989年开始跟随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谢立信院士攻读硕、博士,并获眼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美国,跟随世界角膜病大师Kaufman教授继续角膜病的基础研究工作。2007年被青岛大学、2008年被山东大学分别聘为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岗位攀登计划特聘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山东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在临床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能熟练完成各类眼前段手术,如抗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各种眼科屈光手术等,尤其在角膜移植术手术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能够熟练进行各类复杂的角膜移植术,已累计完成近万例。科研教学方面,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共承担科研课题 20 余项。其中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 863 重大课题、973 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攻关课题等。发表论文 258 篇、其中 SCI 收录53 篇,第一和通讯作者在(PNAS、Ophthalmology)等 SCI 收录 31 篇。著有我国首部《角膜手术学》和《角膜病学》学术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是 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最高奖获得者、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

沙洛,男,生于1927年5月15日,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专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山西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并从医。五十年代先后在上海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进修、攻读研究生。历任山西医科大学眼科学教授兼山西中医学院针灸学教授。1975年奉命筹建山西省眼科医院,1983年任院长,山西眼科主要奠基人之一。1995年离休,创办太原沙洛眼科医院。

沙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2020年2月15日23时许在太原逝世,享年93岁。

李甦雁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曾师从我国著名玻璃体视网膜专家王文吉教授学习玻璃体视网膜专业。

从事眼科工作40余年,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尤其是眼底病的临床诊治具有相当造诣。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10余部,代表作:1.《免疫复合物诱发非肉芽肿性色素膜炎的实验研究》中华眼科杂志 1985  2.《中药预防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1  3.《眼底病诊断与治疗》(1.2.3版 2002,2008,2016)。1997、1998年分别获得安徽省教委、中华眼科学会奖。
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尤其是眼底病的临床诊治具有相当造诣。

谢培英教授,师从原国际眼科学会会长、日本顺天堂大学眼科教授中岛章先生。于1987年在日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修毕博士后回国从医。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北医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角膜病、角膜接触镜的临床与科研,以及白内障的生化学研究等工作。